運動時倘一時不慎,令下肢受傷骨裂,難免要承受出行不便之苦。但若選用輔助工具和養病方法不當,隨時要花多一倍時間才能痊癒。有物理治療師指,曾有青年受傷後「太驚青」,且對傷腳「呵護備至」,及懶做復健運動,結果肌肉加速流失,康復時間更漫長。另有長者受傷後常要求坐輪椅,亦恐加劇筋腱僵硬、肌肉退化,日後更快「行唔到」。
不慎腳傷或「拗柴」,可能需要使用拐杖、助行架或輪椅等輔助工具出行。但若不遵從醫生指令,自行更改輔助工具,且「貪懶」不做運動鍛練,或影響未來康復進度。
怕郁動 反拖慢康復進度
物理治療師周毓輝指出,曾有青年扭傷腳後,畏懼在傷腳用力,而習慣「吊腳」用拐杖輔助走路,結果令肌肉快速流失,不夠力支撑身體,而需4至8周重新鍛練肌肉。
「經常有個性驚青的病人,怕郁動傷腳會影響康復進度,惟在養病期間,仍可按醫護建議做抬腿等復康運動,鍛練上盆骨和大腿肌肉,而不是無所事事等好番。」周毓輝又稱,用拐杖者,可在養病時嘗試以「半力」活動傷腳,或以傷腳着地做訓練,「若僅有少少痛,並非不能忍受,一般都不會加劇傷患。」周補充,若配合適當運動訓練,傷勢一般可在3、4周痊癒。
不過,若是嚴重至骨折、骨裂等傷勢,4至6周後骨頭仍未生穩,一般需要8至12周痊癒,患者切忌太心急。
長者傷勢輕坐輪椅 易退化
周續指,使用輔助工具的目標,是要令病人回復受傷前的狀態,避免疫情再惡化,故不論年紀,是否用輪椅是要視乎傷勢而行,「例如本身有膝退化,或要用助行架;或手部同時骨折,無法使力,便要坐輪椅。」但不乏長者覺得「有咁上下年紀」,不想「用拐杖咁辛苦」,受傷後每每要求坐坐輪椅。惟周提醒坐輪椅易令肌肉更快退化,且影響生活質素,故病人仍有足夠移動能力,且傷勢不嚴重時,會建議先以單杖、雙杖或助行架輔助步行,「長者更可用帶輔助輪的助行架走路,免卻『抬上抬落』之苦。」
想維持良好復元進度,亦要注意控制體重。周毓輝指,身體過重勢令下肢負荷加劇,影響康復進度,建議患者養病時要改變飲食習慣,少吃肥膩、油炸或太甜食物,亦可多吃豐蛋白質食物協助「增肌」,「始終無法做太多運動,如常進食必令體重增加。」
記者︰脫芷晴
編輯:林子豐
美術:陳超雄